姓名: | 张明亮 | 性别: | 男 |
---|---|---|---|
院系: | 机械工程学院 | 职务: | |
专业技术职务: | 讲师 | 所属学科: | 机械工程 |
导师类别: | 硕士生导师 | 办公电话: | |
电子邮箱: | 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。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。 | 最高学位: | 博士 |
最高学历: | 博士研究生 | 毕业时间: | |
毕业院校: | 毕业专业: | 0802 机械工程 | |
研究方向: | 磁悬浮技术、重载列车技术研究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技术 | ||
招生专业: | 机械工程、机械 |
张明亮简历
石家庄铁道大学, 机械工程学院, 讲师
学历和研究工作经历
2018-6至现在,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, 博士后, 合作导师: 刘尚合院士
2016-7至现在, 石家庄铁道大学, 机械工程学院, 讲师
2011-9至2016-4, 哈尔滨工业大学,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, 博士, 导师: 高栋
2009-9至2011-7, 哈尔滨工业大学,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, 硕士, 导师: 高栋
2005-9至2009-7, 贵州大学,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, 学士
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8项,其中十三五预研领域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主要的项目如下:
(1)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主动抑振研究,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(西南交通大学)开放课题,TPL2010,主持,2020.1-2021.12,10万元
(2)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动力学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,河北省教育厅拔尖项目,BJ2018019,主持,2018.06-2020.12,8万元
(3)基于超导磁通钉扎效应的电磁对接和控制算法研究,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(兰州交通大学)开放课题,KFKT2018-6,主持,2018.08-2020.01,2万元
(4)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交流与研讨,河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-基础研究团队支持项目(石家庄铁道大学),主持,2018.10-2019.10,2万元
(5)基于超导钉扎效应的在轨装配新方法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50975065,参与,2010.01-2012.12,35万
(6)神经信息编码的抗扰机制与仿生电路设计技术研究,十三五预研领域基金项目(重点项目),******,参与,2017.01-2019.12,396万元
(7)磁悬浮列车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技术研究,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,横向,主要参与人(排名2名),2017.11-2019.8,15万
(8)轨道交通新概念走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测试技术研究,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,横向,主要参与人(排名3名),2019.8-2020.12,35万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SCI检索论文10篇,EI中文期刊检索论文4篇。已发表代表性的论文如下:
[1] 张明亮, 杨大伟,李明远, 等. 高温超导钉扎磁悬浮列车用永磁轨道参数优化和悬浮力特性研究[J]. 中国机械工程, 已录用.
[2] 张明亮, 杨新梦, 刘丽茹, 等.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振动特性分析及其参数可行域研究[J]. 振动与冲击, 已录用.
[3] 张明亮, 杨新梦, 刘丽茹, 等. 高温超导钉扎磁悬浮系统分岔和混沌特性研究[J].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已录用.
[4] 张明亮,李明远,刘鹏飞, 等.面向高温超导钉扎磁悬浮列车悬浮特性研究[J].中国机械工程, 2022, 33(22): 2764-2771.
[5] Mingliang Zhang,Guoxiang Sun, Peifei Liu, etal. Research on force characteristics and running performance of novel typehigh-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[J]. Journal of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, 2022, 35(3): 635-646.
[6] Mingliang Zhang, Deshui Yu, Zigang Deng, et al. The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magnetic docking mechanism[J]. AIP Advances, 2021, 11: 055208 1-16.
[7] Mingliang Zhang, Meiyu Ye, Pengfei Liu, et al. Thedemonstrations of flux pinning for space docking of CubeSat sized spacecraft insimulated microgravity condition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Superconductivity, 2019, 29(6): 3601816 1-16.
[8] Mingliang Zhang, Yanjun Han, Xing Guo, et al. Theconn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x pinned docking interface[J]. Journal ofApplied Physics, 2017, 121: 113907 1-10.
[9] Mingliang Zhang, Liang Zhou, Yong Lu.Controllability of flux pinned docking interface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, 2015, 25(4): 3601707 1-7.
[10] Yong Lu, Mingliang Zhang, Dong Gao. Connectionstiffness and dynamical docking process of flux pinned spacecraft modules[J].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, 2014, 115: 063904 1-13.
[11] Yong Lu, Mingliang Zhang, Dong Gao. Lateralforce and lateral connection stiffness of flux pinned docking interface[J].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, 2013, 26(3): 3027-3036.
[12] Yong Lu, Mingliang Zhang, Dong Gao. Axial forceand passive stability of a flux pinned space system[J]. Journal of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, 2012, 25(7): 2323-2329.